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一些想法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一些想法

2019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主要目标:

1.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2.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3.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目前最主要的机制是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

原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现实意义

该《意见》在此时出台,有很强的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脱贫。脱贫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但资源和要素又严重不足,依赖市场经济几乎永远无法实现;

其次是削减贫富差距。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但结构不均衡逐渐成为最大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百度百科链接),这个矛盾的解决单纯依靠“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解放生产力的思想无法实现,而必须依赖调控;

最后是生产力寻找0边际成本的空间扩展。国际形势越来越捉摸不定的情况下,中国的GDP如何保持中高速发展?这是摆在中央的最大挑战。改革开放40多年来得到最大发展的是沿海城市、重点省会城市(包括一线城市)以及结合国家重大项目得到发展的城市和经济腹地,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得到滋润”的面积尚很小,对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还远远不够。出口又很受伤(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日(5月5日)宣布,美国将从本周五起,将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10%上调到25%,并不排除对其它商品也加征关税。-新闻链接),虽然美国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不足1/5,但增加隔阂从来不是中国想要的。此时拓展生产力发挥空间很有必要,今天央行决定从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新闻链接) 与《意见》的导向作用一脉相承,意在打通县域经济。几年前我就提到过,中国想要实现复兴必须抓县城经济,带动乡镇就业,解放农民的生产力,现在这样的动向终于要来了,虽然是在生产力对于大城市过剩了之后,但总比隔离欠发达的县城,抹掉富余生产力要好。

一些感想

1.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城市人口虽然多而且更有消费能力,但10亿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并不是无稽之谈,只不过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从中国的楼市就可见一斑,消费能力是很强的,关键在于能够让这种消费有合理的粘度可持续的增长,而不是大起大落,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总理那句中国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很有见地,而县城、乡镇、农村蕴藏的回旋余地是全世界都很难找到的,此时将城市过剩的资源迁移到县城虽然有些无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发挥潜力、实现脱贫的必经之路。毕竟,如果10亿农民没有稳定的工作,国家永远不可能走向富强,而稳定的工作来自农民自己的生产和消费。

2.农村的土地流转机制已初见端倪,势不可挡,但可能需要2035年才能大规模铺开。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 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从此种地不再交税,意味着国家财政不再依赖土地,但农业对老百姓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国家可以通过机械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种植,但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设定一个贫困线然后施舍给没有工作的穷人,除了国家没有那么多钱之外,农民人口多也是重要因素,而且明显与中国的共同富裕理念相悖。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需要老百姓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让他们变成“城市人”。

3.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县城发展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没有什么比收益最大化更重要的事,国家目前有优越的物流、人力、原材料环境,造就高效率的专业化分工绝非难事。拿物流来说,顺丰和四通一达已不再恶性竞争,拥有自己的稳定客户群,提供质量相对价格适宜的服务。对时间敏感的客户选顺丰,对价格敏感的客户选四通一达,此外为了使效率更高减少空载率,各家物流公司甚至集中使用运力资源,这是市场经济下的成功。未来,县城要集中优势资源参与专业化分工才能保住县城,否则可能会沦落为镇、乡、村,甚至消亡。

4.大城市不再大,多样化需求显现。目前一线城市聚集了全国的优越资源,特别是教育和医疗,这使得三四线城市甚至县镇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但这类资源永远是刚需,几乎没有弹性,意味着未来的生存空间非常大,而城市的竞争也会加剧,在资源泛滥之后紧接着达到均衡,意味着一线城市的竞争加剧会大大削弱自己的优势,最终使得大城市不再那么极具吸引力。基于资本对效率的追求,三四线城市甚至县镇的经济发展速度会高于一线城市,幸福感也更高,换句话说拥有更多的机会。

5.极致的专业化分工造就未来的经济形态。跨学科的人才永远都稀缺,能够整合各类专业化资源的人将会拥有更大优势。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整合工厂和零售,剃除了批发商环节,让著名的啤酒游戏降低了难度;蚂蚁金服整合了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消费、借贷和存储(理财),如果把money看成商品,那么蚂蚁金服就是另一个阿里巴巴。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蚂蚁金服,都在做整合专业化资源的事情,未来,极致的专业化分工会让更多整合资源的企业脱颖而出,虽然多样化、小众、细分会让企业不死,但推动市场前进的企业还是以效率为先的。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id)

上一篇
下一篇